微信上从不发朋友圈的人,不是低调,十有八九是这两种人
推荐关键词
tuijiankeys:微信 朋友圈 社交圈
人们的生活日渐忙碌,微信,早已成为了一个小小的社交圈,朋友之间不用见面,看一看朋友圈的动态,你就知道对方最近在做什么,以及做了什么。
比如去旅游了,结婚了,生孩子,就像是明星发微博一样,朋友圈,藏着我们的“官宣”。
从微信诞生以来,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发朋友圈,一些朋友圈也好像变味了,不是卖东西的,就是各种攀比炫耀的,要么就是分享美食美景的。
有时候看朋友圈,会发现大家都过得很好,而自己的日子黯然失色,殊不知,大家都把光鲜亮丽给了朋友圈,而把孤独和落寞留给了自己。
离开朋友圈,又有多少人在现实生活中,依然能像是活在聚光灯下那样闪闪发光呢?
《红楼梦》第一回,在“太虚幻境”,有一副对联:假作真时真亦假,无为有时有还无。
朋友圈和现实生活是有出入的,因为你只展示了好的一面,也只看到了好的一面,有时候甚至会有一种错觉,觉得自己太差了,太糟糕了,而别人都好厉害。
所以,越来越多人不发朋友圈,因为某种程度上感觉到了朋友圈的压力和不真实。
其实,一些微信上从不发朋友圈的人,不是低调,十有八九是这两种人。
一、内心富足,没有攀比炫耀的欲望
有时候甚至觉得朋友圈就像一个选美平台,大家都卯足了劲凹造型,想要赢得关注,想要被点赞,被评论,然后发朋友圈的人,就要花费大把的时间来维护这条“热门”的朋友圈。
以前有个手机平台有个广告词:“充电五分钟,通话两小时。”后来这句话被用到了朋友圈:“拍照五分钟,修图两小时。”
从拍照,到美图,再到发布,查看点赞,回复评论。是的,发朋友圈真的很浪费时间。而那些不喜欢发朋友圈的人,则是深刻地明白了这一点,朋友圈,没有意义。
杨绛先生曾说,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,到最后才发现,世界是自己的,与他人无关。是的,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,没有那么多的人想要关注你。
更可怕的是有些人攀比炫耀上瘾,在朋友圈什么隐私都发,比如家里赔偿了多少拆迁款,比如最近刚换了一辆宝马,比如孩子的照片,比如自己工作的繁忙……
老话常说,真正聪明的人,其实都是很懂得深藏不露,懂得闷声发大财的。那些卯足了劲在朋友圈博关注的人,大概也没什么大的本事,不过半桶水在那里晃荡。
而不发朋友圈的人就没有这些烦恼了,他们内心富足,没有攀比炫耀的欲望,所以往往不发朋友圈,甚至不看朋友圈。
读书、写字、带孩子、煮饭,和闺蜜下午茶、认真工作、努力生活,自信从容。
你会发现,活在当下才是这些人的宗旨,他们清醒什么对生活才是最有用的,绝不会浪费时间在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。
二、不喜欢被打扰,更喜欢过安静日子
曾有一位朋友跟我说,原来,她也是很爱发朋友圈的,但最后发现,暴露了自己太多,反而引来了无数的麻烦。朋友圈确实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,但也带来了更多的烦恼。
比如朋友发了个换工作的朋友圈,亲戚马上就让她来家里吃饭,她不喜欢去,又不知道怎么拒绝;比如发了个转行自由职业的朋友圈,马上好几个人来问她秘诀;比如发了个去旅游的朋友圈,父母马上打电话来担心她,一些不怀好心的同性朋友在评论区风言风语。
都说有人群的地方,就有是非,无形之中,朋友圈也成了是非之地。
后来,那个朋友干脆什么都不发了,就算有时候想发,想想也算了,到后来两三年都没有发一条朋友圈。按照她的话来说,日子是自己的,没必要给所有人看。
喜欢的人可以见面常聚,工作的事情可以和家人商量,自己的成就、心情可以记手账本。这样一来,她不仅告别了内心的纷纷扰扰,告别了外界的喧嚣和混乱,得以更专注于自己的工作,取得了更好的成绩,同时也有了更简单的人际关系。
朋友说,我本也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,但自从不发朋友圈以后,我发现我爱上了这种不被打扰的日子,内心平和,日子波澜不惊,一切都按照自己的节奏有条不紊地行进,安安静静,却也愉快悠长。
是吧,年轻的时候大家都把朋友圈当成一个治愈心灵的地方,失落失意了有安慰;更把它当成了一个寻找存在感的所在,听着那些被羡慕的、被赞美的话。
经历过生活之后才发现,人生最好的事情,就是专注于当下,过好自己,就是给自己往后的人生打好基础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紧密跟随着微信的我们这一波人,成家的成家,立业的立业,大家都慢慢远离了微信朋友圈,但其实大家也都在生活的洪流中,更努力地去奋斗生活。
放下朋友圈,你会发现,内心富足、不被打扰的日子,其实更凸显了一个人的强大。
生活的压力如影随形,时间越发宝贵,一个人真正的成熟,或许就是从远离朋友圈开始的吧。
你有多久没发朋友圈了呢?你怎么看待不发朋友圈这件事?欢迎留言分享。